智慧財產(小竹) - 筆耕組2011-004智慧財產 小竹 一月二十二日最後一堂課的結語,道玄法師真摯的說了一段話,大意是說:這些資料,這些Power Point,不算什麼智慧財產,因為這些都是佛陀說的話,我只是照著說而已……。語畢,我覺得偌大的教室像是注滿了氧氣,昏沉與疲憊皆消失了,有一種感動緩緩在心裡流淌……。這一位靦腆的法師,謙和恬淡地道出一句重要的話──「我只是照著說而已」。是啊!佛陀不開口,我們一句話都說不出,還有什麼好自傲的?感恩師父開示。 回想首堂課,他也是溫和地告誡我們:「不要以為讀了一些佛書就覺得很厲害喔!因為還沒有體證。」聽完後我慚愧的低頭,這好像是我這個「遊於曠野,披荒覓路」的凡婆,時常會犯的錯誤。我知道自己沒有正確的走在「古仙人道」上,「八正道」只有微少行,想當然爾,也就體證不到覺悟的風光。但有時慢心會讓我覺得自己還挺行的,有點沾沾自喜的味道,尤其角色又被設酒店兼職定為發光族時,那掌聲與讚美更是主宰了幼稚的心。 讀了一點書,縱然表現口若懸河、能說善道,但我是在說誰的話?是複述佛陀的話還好,「鸚鵡學語」也得要有些能耐;當個「兩腳書櫥」嘛?作者的話也算勉勉強強;若是依自己的所見、所思?有幾分的把握是正見?是智慧?會不會誤導別人?那就真有些危險了。難怪古往今來的大德,皆教我們「沉默是金,雄辯是銀」,天臺修習止觀的三淨業之一,即是「口論說默」。 近日有某居士買了至少兩大報的半版廣告,以不實的言論攻擊某佛教團體來抬高自己,有同學問末學該怎麼辦?我答:「密護根門,默然!」末法時期,邪師說法如恆河沙,藉由觀察思惟,我可以清楚看到他的矛盾錯處。曾有善知識教我:「自讚毀他,即是一個很好的揀擇標準。」誠然如是,踏著別人的血跡往前行者,不正是魔王波旬的徒子徒孫。 好,看別人容易,看自己呢?常墮五里霧中。所以我的師父即告誡學子們──「由聞思修燒烤趨入大王路」。「聽聞」是第一道關口,我們常以為「聽懂了」,事實上沒那麼容易,聽的時候〝法喜充滿〞,聽罷〝不知所云〞?要稍為複講即結結巴巴,看心得分享即可驗證。這是我的問題所在,〝聞〞即不過關,遑論接續的〝思〞及〝修〞。倘若真正聽懂,就不會在境界中迷失方向,老毛病就不該再出現才對。「一聽就懂且能行持者」,是不二過的顏回之輩,可惜掌握訣竅者如鳳毛麟角。 如正法師在首堂課曾舉一個喻:「佛陀向弟子講一個真理,弟子們就在樹下不斷思惟,一直到能將真理運用在身口之上……,深刻的智慧是從深刻的思惟中來。」 道玄法師亦說:「如果修學佛法多年,仍然任由情緒的起落,那只是到聞法的階段,而還沒有認真深刻的思惟,還沒有進入思、修的階段。」 兩位師父不約而同提到「深刻的思惟」,深刻的思惟是為了修行,而修行的目的在「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」為何?而非拿〝照妖鏡〞到處去看別人如不如法?那就毫無烤肉意義可言了。慈融法師在第四期的《成佛之道》課上,曾詳細講解「聞法趣入」章,未恭逢其盛者可調Blog的影音檔出來看,再配合書本P37起用功。 因為感動道玄師父一句話,我在寒夜裡伴著老電腦思惟自己的修行小徑,常說也常寫一些應理的言詞及文章,總覺赧顏如戲論一般。文字般若是必需,對於煩惱,要如何如理如量生起相應的對治能力?要如何找到心中的「主人翁」?也該加把勁! 這篇小文是思惟自己的習性,談不上深刻,假設現在去做智力測驗,仍應該會自取其辱。「說十分,還不如行一寸」,慢慢學下去,心行上的體驗該會更豐富,那時方能言「深刻」吧?!我期待。 「我只是照著說而已」,是我在第五期第二次上課最受用的一句話,看似平凡卻不凡,與同學們分享法師的豁達大度,及謙遜的態度。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
褐藻醣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w88wwfwv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